Lab 舞台需事先登記報名,免費入場。
於 11/18(三)12:00 開放索票,名額有限,把握搶票時間!。
Lab舞台節目
- IRCAM X 張紫媫
- IRCAM X 顏華容
- TimeArt Studio 時間藝術工作室《貝多芬與我們的時代》
節目介紹
IRCAM X 張紫媫
演出時間:12/5(六) 1700-1800
報名網址:https://tsl.pse.is/39rrfw
演出曲目:
Unsuk Chin -《 Double Bind?》 (15″)
Michael Jarrell -《 Dornröschen (Nachlese IVb)》 (14″)
▋節目介紹:
Unsuk Chin -《Double Bind ?》 ,小提琴與電聲作品
雙重約束,是指溝通訊息中,同時含有兩個相互對立的訊息,令接收訊息者無所適從,聽從任一訊息都是犯錯的。在這首曲子中,作曲家批判了現場電子聲響,也挑戰了獨奏者在劇院中的地位和角色,藉此探索討論小提琴演奏的極限。
Michael Jarrell -《Dornröschen (Nachlese IVb) 》,小提琴與電聲作品
提琴與電聲的互動在這個作品中展露無遺,同樣是來自 IRCAM 的經典作品。在這首作品裡面,作者展現了不同的提琴的演奏技法和聲音與音色的呈現方式。
▋團隊介紹:
小提琴家:張紫媫
現場電聲執行:蒙捷文, 廖海廷
本次演出電腦音樂設計:Ko Sahara
IRCAM電腦音樂設計:Eric Daubresse, Benoit Meudic
關於張紫媫
張紫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師事廖嘉弘教授。國高中音樂班以弦樂組榜首考取國立師大附中、小提琴組榜首考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108學年度全國音樂比賽小提琴大專A組特優第一名。曾接受胡乃元、Anne-Sophie Mutter、Yossif Ivanov、Boro Martinic、Benny Kim、曾宇謙等大師指導。曾參加2015年義大利卡薩馬焦雷音樂節;2017年於誠品表演廳舉辦小提琴獨奏會「樂中有悅」,並參加日本霧島國際音樂祭;2019年於新北市交響樂團「綺幻魔笛」音樂會中擔任獨奏,並受邀演出「旭川-台北交流音樂會」;今年八月受邀參與「向巴赫致敬」系列音樂會,擔任小提琴獨奏於國家音樂廳演出。
IRCAM X 顏華容
演出時間:12/5 (六) 1900-2000
報名網址:https://tsl.pse.is/38e4ba
演出曲目:Philippe Manoury –《Pluton 》(51″)
▋節目介紹:
Philippe Manoury -《Pluton》, 鋼琴與電聲作品
如果說 MAX/MSP 是為了這件作品而生,也不為過。《Pluton》由 Philippe Manoury 創作的,並和 MAX 和 Pure Data的催生者 Miller Puckette 合作,是最早開始使用 MAX 的作品,也是 IRCAM 極為重要經典的作品。超技的鋼琴演奏和超難的技術,導致現場演出極為稀少,本次演出克服所有技術上的困難,並找來臺灣知名鋼琴演奏家 – 顏華容來演繹本作品,相信愛樂人不容錯過。
▋團隊介紹:
鋼琴家:顏華容
現場電聲執行:蒙捷文 , 廖海廷
本次演出電腦音樂設計:Ko Sahara
IRCAM電腦音樂設計: Cort Lippe
關於顏華容
顏華容以多項優異成績獲俄羅斯國立莫斯科柴可夫斯基紀念音樂學院鋼琴演奏最高文憑鋼琴演奏博士,是莫斯科音樂院成立逾一個半世紀第一位獲頒獲頒此學位的台灣人。師事俄羅斯最重要鋼琴學派建立者Neuhaus兩位嫡傳弟子-Malinin及 Naumov 教授之門,現任實踐大學音樂系專任副教授。除與俄羅斯國立新西伯利亞愛樂室內樂團合作演出,灌錄蕭邦與蕭斯塔可維契鋼琴協奏曲外,亦有獨奏專輯《天才機鋒》、現場演奏錄音《創四季》。2017與聖彼得堡愛樂管弦樂團首席小提琴家克利屈柯夫於葛令卡廳合作演出,為首位受邀的台灣音樂家;亦與柴科夫斯基大賽大提琴金獎得主哈赫納札里楊、鋼琴家葛拉瓦茨基、中提琴之后今井信子等音樂家合作演出。
時間藝術工作室
演出時間:12/5 (六) 15:00-16:00
報名網址:https://tsl.pse.is/38h7wq
▋節目介紹:
貝多芬與我們的時代
經典 x 前衛 x 人聲 x 器樂 x 電聲
「貝多芬,那頻譜的先驅者」
貝多芬《鋼琴小品》作品119號,第七首(1821-23)
喬納森‧哈維《梅湘之墓》為鋼琴與電聲(1994)
「貝多芬,那人聲的懷抱者」
林梅芳《歌‧遙想》為中提琴與電聲(2018)
貝多芬《致遠方的愛人》連篇藝術歌曲,作品98號(1816)選曲
捷爾吉‧利蓋蒂《新冒險》為三位聲樂家與七位演奏家(1962/1965)(3D電聲版,世界首演)
「貝多芬,那聲響的前衛者」
何易《五十年不變》(2020)
黃雨農《工工六六工》(2020)
(時間藝術工作室「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青年作曲家創作徵選」獲選電聲作品)
▋表演團隊介紹:
「時間藝術工作室」成員包含演奏家、作曲家、企劃以及跨界劇場顧問團隊。於 2013 甫成立便推出現代音樂推廣系列,並與上海音樂廳合作多場系列音樂會,近年更推出《使用說明書》系列,以樂器風格為主題向聽眾介紹當代音樂。「時間藝術工作室」積極尋求跨域合作的可能性,曾製作結合音樂與當代攝影、古詩詞、傳統建築、互動裝置、音樂劇場等領域的企劃。
2019 籌劃台南藝術節閉幕製作《聽海日記》,以原創大型音樂劇場喚醒在地意識,獲得各界好評。於2017年創辦的PARALLAXIS音樂節,目前已吸引了來自台灣、美國、冰島、希臘、智利、巴西、香港、中國等地的藝術家參與共製企劃。秉持著二十一世紀音樂人的精神,「時間藝術工作室」是最不受拘束的多元化音樂團體!
▋團隊介紹:
執行團隊/時間藝術工作室
製作人/吳正宇
藝術統籌/趙菁文
鋼琴、指揮/林梅芳
女聲/林孟君
女聲/賴珏妤
男聲/廖宇盟
鋼琴/徐敬彤 何佩恩
中提琴/王敏玲
《新冒險》3D電聲版之團隊
演奏/時間藝術工作室音樂家
錄音/陳譽陞
3D聲場統籌/臺灣聲響實驗室 蒙捷文
電聲作品暨聲場指導/陳家輝
聲響設計暨協調/趙菁文
NONEYE計畫 by 郭一/NAXS corp.、Renick Bell、 chdh、
IRCAM X 顏華容、IRCAM X 張紫媫、TimeArt Studio 時間藝術工作室
and more…..